智库分析|新冠疫情与中国产业变化趋势

2003年SARS危机颠覆了中国传统的消费模式,为新兴服务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淘宝、京东等线上交易平台带动了物流、金融等相关产业的转型,如今网上购物、订餐、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会进一步促使传统企业转型发展,企业在这时砍去多余的枝叶,保留核心的躯干,等疫情过去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孙子兵法》有云:“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获胜者,谓之神。”变化是社会的必然状态,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走向。可以预见,电商、短视频、虚拟游戏、线上教育、知识付费等已然存在的线上项目将迎来新一波的发展,而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机配送等高科技行业也将进一步研发拓展,线上服务业的繁荣也将是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推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逐渐褪去对经济干预的方式,转为发挥市场自身的决定性作用,在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下,政府应当主动承担起宏观调控的职能,缓解市场机制失灵的困局,促进经济的复苏与发展。2020年将会是AI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的结合下,形成强大的算法优化系统,亦会引领多个行业革命式的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运营效率。而在疫情的影响下,政府应当适时转变自身职能,助力传统企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

疫情将催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

行业的人工智能化一直是趋势,智能经济集中分布在服务机器人、AI影视、无人零售、无人机、大数据等领域,这次疫情加速了人工智能的进程。初创智能企业常常处于现金储备通常不足、经营成本高、过度依赖融资等状态之下,为了缓解疫情给经济带来的矛盾,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相关的政策,通过降低税收、租金等一系列措施缓解企业的生存压力。智能成果的创新性不足、研发系统布局的单一性、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以及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欠缺,是困扰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难题。

在新零售行业,线上销售模式的转变为销售行业带来新的红利,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各地交通管制较为严格,除了日常生活必需的产品外,其他产品都受制于物流和配送的影响而无法实现即时的交付。同时,零接触生活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物流行业的无人配送,在本次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经营成本不断的升高,相关企业的现金流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断,因而造成中小企业的生存困难。但输血不如造血,显然,现在的政府措施着重于给企业进行输血,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较好的效果,也仍需要进一步的造血机制供企业转型升级。

健康产业将得到大发展。从美国的大健康产业结构来看,分为四大块。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约占50%,医院医疗服务占比19%,医疗商品占比14%,健康风险管理占比11%,总体来看美国在健康保健和服务方面发展较为成熟。而我国的健康产业多以传统医疗行业为主、部分医疗商品等部分组成,与成熟的健康产业的差距较大,缺乏完善的健康产业,疫情后人们将更重视个人的身体健康,因而健康产业在中国市场的壮大是必然的趋势。

新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创新驱动”等一项项政策支撑企业的发展,创新是研发的血液,一套成熟的、系统的、高效率的研发管理解决方案,是当前美国创新型企业应用最广的研发管理模式。政府通过公共平台向科技型企业输出系统性研发管理模式,搭建企业交流共享平台,避免人工智能产业布局的同质化,真正实现智能经济的创新发展。在创新型项目申报方面,政府层面针对新型科技研发型企业做出一些政策性调整,通过投资、补贴和减税的方式进行资金的倾斜,同时在智慧政府项目上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通。

二,针对人工智能人才缺口依然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引导行业组织与国际国内一流大学组建全球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加强技术交流的同时还可以加快中国智能产品的走出去的步伐,实现“卖全球”的国家战略。鼓励智能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岗位,实现“产学研”的同步发展,增强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实时调整教学方向,持续地对人才进行培训,才能更好地适应可能面对的新的问题。

三,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对接国际规则。智能产品走向国际必须进行国际的政策协调,尤其是行业标准的契合,以避免国际贸易壁垒给国内智能产品带来的冲击。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规则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制定,而不是谁的胳膊粗、气力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搞实用主义、双重标准,合则用、不合则弃。”无论是从国际责任还是国家利益的角度,我国政府都应该为参与国际行业标准制定而努力。

四,要引导健康产业发展。根据我国传统的健康管理体系,结合“互联网+健康管理”的模式,在我国推出“医养结合”的健康产业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业态也成为产业扶持的重点领域,如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驱动下的健康管理的新服务模式等。反之,健康管理数据资源也将形成国家健康数据资源,反向推动数据分析的发展。目前,健康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政府应尽快规范健康管理服务行业标准,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准入规则管理该产业,以保证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的;另一方面,进一步在税收、土地、财政等方面优化促进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发展的优惠产业政策。

线下影院的危机和线上数字影视产业发展的机遇

在春节档电影全面撤档后,徐峥与字节跳动签约开启线上投放未上架电影,实现了制片方与APP运营的双向盈利,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线上影院的更新,这次事件是否能颠覆传统的影视放映模式目前还难以预料,但是电影线上首发的开端已经开启,随后是《肥龙过江》的线上首发的超前点映,可以说电影线上首发的蝴蝶效应已经振翅,疫情将推动网络电影这一新商业模式的延展和成熟。影视行业收入来源单一化的弊端在此次疫情的冲击下更为凸显,尤其是中国电影90%以上收入来自影院,这对我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尤为不利。虽然近几年国家对版权的重视越来越高,但“枪版”影视的流出时有发生,加之电影发行的线上与线下的空窗期的影响,线下影院后期的盈利更为薄弱。目前网络影视行业已经形成“付费点播+广告收入+会员付费+电商”等多元的盈利模式,随着网络院线发行能力的增强,线下影院与线上影院的同步上映或将成为影视行业发展的趋势。

4K高清与5G共同加载下的智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传统线下院线若不能及时适应时代潮流的需求其发展可能越来越被动,这次事件也为线下影院敲响转型升级的警钟,必须全面提升线下影院的观影体验。而电影的线上首发作为新的商业模式在市场的冲击下,其行业发展和行业规范也处于萌芽时期,需要适时地加以引导。

影视行业发展的应对之策:首先,成熟的影视行业发展离不来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影视行业法律法规的立法建设,明确政府的职责,为影视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尤其是在行业变革时期,更应发挥好法治的手段来规范各类影视主体的经营行为,调整线上影院建设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等。其次,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功能,构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影视行业各方的合法利益,进一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化以实现政府的监管职责。第三,引导产业链聚合,搭建上游创作到下游宣发、放映等全链路的融合。鼓励数字时代的创新,以此次线上首发为契机,整合松散的电影行业,除了对产业的激励性政策外,还要加强对线上影视的引导,更多地扶持中小微影视公司,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的繁荣。第四,为优秀影视资源的输出搭建平台支持,搭载“一带一路”文化输出快车,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电影产业链条的上游介入,助推电影产业走向成熟。

网络教育的分类将进一步优化

早在 2010 年,我国在教育改革的相关纲要中,就对教育网络化及信息化发展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以及期望。2020年1月29日,教育部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学校蔓延,决定采取延期开学这一重要举措。与此同时,各地教育部门通过网络视频教学等手段达到中小学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目的。如此大规模的网络教学对传统的教育培训将是一次冲击,也是一次发展机遇,它所体现的成本与效率、私人收益、社会收益等都优于传统教育模式,也能弥补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因此,远程教育的财政补贴、经济资助体系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从网络教育延伸到知识付费领域,我们可以看到自2018年起,与知识付费相关的几个APP中在本次疫情期间播放量、打赏金额以及粉丝数都有了较大的增长,此类技能、知识普及型的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该领域不需要政府过多的宏观调控,良性的市场竞争就是企业发展的沃土。

促进网络教育发展,第一,要强化政府补贴在促进网络教育的关键作用。对网络教育相关技术领域精细补贴政策的制定和管理,有针对性的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优先实现基础教育的公平;对于成人教育、技能教育等类型的网络教育要依据政府补贴政策,合理确定补贴水平。第二,要确保政府补贴资金申请、审核、发放、使用、核查等流程的规范管理和实施,提高政府补贴的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网络教育的价值。网络教育补贴政策对教育行业的扶持在质不在量,要加强优质课程的补贴、扩大有效供给,借此推动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第三,为了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不能单纯的提供资金支持,还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搭建国家网络教育平台,促进公共资源的开放共享,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依托国家网络平台,实现学历的认证,以此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效果的转化。第四,将5G技术融入教育资源以及教育设备中,落实研究工作对智能化技术与教育工作进行全新的理解以及分析,将两者放到一个平衡状态,以此推动教育工作的稳定发展。

远程医疗的智能化发展前景可期

美国首例新冠肺炎的医治就采取了智能机器人提供诊断和服务的举措。远程医疗是5G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景,基于5G通信的远程医疗,在传统医疗的基础上融合了在多种模式下的小设备无线通信技术及高速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外科手术的操作、无线远程会诊、患者监护和实时随访、突发救援事件的指挥和决策等。远程医疗逐渐智能化,虚拟医疗将实现医疗领域的公平,2019年我国智慧医疗建设行业规模超880亿元,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超1000亿元。

远程医疗作为医疗的一种新模式,其发展得到了国务院的支持,包括硬件技术上支持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城乡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专线保障远程医疗需要,还有补贴资金向该类民生建设上的倾斜。但实践中,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匮乏制约着远程医疗服务的普遍开展和将远程医疗服务延伸到村级(社区);远程医疗认知不足、远程医疗监管无体系等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

推进远程医疗发展的措施,首先,人才的培育是远程医疗的基础。增加定向医疗卫生人才培训是推动远程医疗的基石,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培训的制度;同时,为将远程医疗向村级(社区)普及,应制定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工作的政策倾斜。通过住房补贴、提高薪资待遇、优化基层生活条件等多种措施,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入正高级、医学博士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更好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其次,卫生部门应加大对远程医疗服务的宣传力度,宣传远程医疗服务的优势,使广大医护人员主动接受远程医疗服务的新型医疗模式。同时,向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宣传远程医疗服务的作用和优势,提高患者对远程医疗的接受程度患者对于远程医疗的效果尚未建立足够的信赖,患者申请远程医疗服务还需要当地医院医生的配合,申请过程繁琐。第三,鉴于远程医疗的广泛性和自由性,必须调整现有的医疗法律体系,适时的调控远程医疗相关的政策,建立远程医疗法律体系。其内容包括对远程执业医生及医疗机构的合法资格、合法的服务范围、隐私保护、知情同意、规范的操作流程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政府开放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子健康创新伙伴项目,促使远程医疗事业不断发展。

栏目主编:王多

作者单位:上海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