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念间——我所体悟的慈济思维》一书作者何日生博士,是台湾善学发起人暨首席导师、剑桥大学访问教授、前台湾电视台著名新闻主播。
2019下半年杭州静思书轩首场心灵讲座,有幸邀请到何日生博士来杭州,与大家分享他所撰的利他思想、宗教NGO(非政府组织)论文(分别收录出版于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学术出版社)。
本次推送的《照见生命本质的力量》一文,是何日生博士为自己的著作《一念间——我所体悟的慈济思维》所做的后记。
照见生命本质的力量
有一种思维,不是西方思维,也不是东方思维,而是慈济式思维。
记得初中二年级那一年,在宜兰的一个小书店看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本小说的简要版,它文字的美及叙述的思维很吸引我。我买了回去,一口气读完!
《约翰·克利斯朵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1915年,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到了高一,又买了厚厚的一千多页的完整版。罗曼·罗兰带着一个年轻生命,进入哲思及文学的世界。那时候的我,真的很喜欢文学及哲学,泰戈尔、徐志摩、钱穆等,都是我爱不释手的作品。年纪稍长,有机会涉猎新儒家的方东美及唐君毅等先生的书籍,更让我接触浩瀚、繁复又结构井然的东方思想体系。柏拉图《对话录》让我理解西方思想的发轫,而铃木大拙的禅学,让我初步接触佛教思维。
《对话录》是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代表作之一,是柏拉图对话系列的统称。
在从事记者的工作中,有机会让我接触不同的人。从政治到企业,从学术到贩夫走卒,从文艺界到黑道等,我看到不同生命的样态及生活,他们都自成一格,各有思维,各有坚持,各有痛苦,各有生命的矛盾及瓶颈。生命不是究竟的!在匆忙而紧凑的生活中,我尝试着从书本追寻真理以及圆融的智慧,从基督教思想到《易经》,从西方哲学到新时代思维,我的追求始终带着困惑,始终觉得生命的本质是矛盾难解!
《易经》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巨著,历来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千百年来,易经对我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九八九年,我进入中国电视公司担任晨间新闻“今晨”主持人,认识了当时的气象主播曾庆方,现在是我的太太。庆方引领我进入一个我从未预期的世界——慈济世界。这个世界最后竟决定了我一生的方向,并让我找到生命追寻的终极目标。
庆方送我一本书,名《静思语》,证严法师著。我的佛教思想在当时仅限于方东美的大乘佛学、铃木大拙的禅学及慧能大师的《六祖坛经》。且不提我二十多岁读《六祖坛经》内心的激动和澎湃,我对于佛教是陌生和疏远的。不见法师是我的信念及坚持,但是看到证严上人的法照,我就已经心生欢喜。一个眼神透露无限悲愿及勇气的修行者,以他年轻的智慧竟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佛教语言、思维及实践。他的说法既现代又传统,既清晰又圆熟,我深深地被吸引,上人不平凡的一生也让我感动及敬佩。
《静思语》 辑录证严上人的智慧法语, 是证严法师对会众、弟子的对话节语录,法师讲到、做到、身体力行的话语。自1989年出版,至今已三十五周年。被誉为“永不下架的一本书”、“台湾的世界品牌”,甚至是“台湾的第四个奇迹”。
庆方带着我到慈济当时位于台北市吉林路的会所见上人。那一天,高信疆先生也在,上人向他介绍了我。我有机会和上人单独见面谈话,那是个让我浑身紧张但又充满喜悦的经验。他的眼神直视你,既震慑你,又深深地吸引你!至今为止,我不知道见过多少位总统及世界各种杰出的人士,但上人是唯一让我有这种感动的人。他的气质“宽博、深厚又温柔”。这是一个人能想象的最完美的人格组合。
一九九0年我到美国读书,在那里投入美国慈济,若干时日,课业渐重,我和庆方的参与减少,一方面也是年轻气盛,和人相处上,出现若干问题,因此疏远了许多。在南加大读完传播硕士回台,王端正副总找我谈,希望我回慈济工作。我没有这个智慧在当时就接受邀请。记得出国前的确答应过上人,回国后会加入慈济人文工作。但是我食言了!
八年过去了,一如先前所言,我尝试过各种的哲学思维,尝试着建立人生颠扑不破的圆融和智慧,但始终不可得。不管我得过什么奖项,收入愈来愈多,或新闻生涯如何璀璨,如何自认对社会做出些许有价值的贡献,我的内心始终是不究竟,始终漂泊,始终不确定,始终隐隐作痛。这痛,是对生命及存在的不理解。这痛,是对于社会问题的无望感及无力感。
二00一年当我准备离开中天电视,并和几家电视台商谈开辟座谈节目及制作纪录片之际,李忆慧师姐邀我回去见上人。忆慧师姐一直是我的善知识。在花莲见了上人,上人知道我正要转换工作目标,就神情严峻,其实带有深切期望及责备的语气说:“你答应我要回来的事,做到了吗?已经说到不想再说了!”王副总在旁边也补上一句:“不要再像浮萍一样,到处飘荡!”
2018年12月,何日生博士参加了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公益承办的“行动者联盟2018公益盛典”的“连接、共益、可持续”高峰论坛
那一年有媒体报导说,何日生主播离开中天准备从政。之后,我很高兴地跟他们说,“我的确‘从证’,决定跟从证严上人!”
我从来就不觉得我是觉悟之后才回到慈济,我是回慈济之后,才惊异地发觉,这么好的思维及生命价值的实践,为什么到现在才知道。我多年来思想的矛盾及对生命的困惑,在上人的提醒,以及在他看似平凡的言行之间,逐一地解开。投入慈济,给我生命一个从未被自己知晓及开启的内在和外在世界。这期间,我也有幸和王端正副总及林碧玉副总共事。林副总给我一种无比的勇气及毅力,去突破各种困难及实践应达成的目标。王副总始终给予我一种更高远、超越的角度,去思考并看待事情。在慈济五年多,我觉得我是一个重新活过的人。
慈济基金会创办人证严法师
但是我觉得我不是智慧的人,我只是运气好。正如同我说过,我并不是彻悟之后才进慈济,我是被一种奇异的“长情”牵引着进入慈济世界,但是这种长情的牵引正是照见我生命本质的一种绝对力量。
在觉悟的路上,我没有选择,我只是被拣选!是被上人的悲愿所拣选,被一种更巨大的共善之力量所拣选!
《一念间》,记录我在这条觉醒路上的心路及思索,希望那拣选我的力量,能经由我的领悟及细述,引领你靠近这个力量,靠近这一位当代伟大的觉者——证严上人——如何梳理、解决人类生命的共同困境。盼望经由这股共善的智慧,能协助您在生命的道路上,得到最终的清净、自在和喜悦!
何日生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英国剑桥、牛津大学访问教授,慈济慈善基金会 人文志业发展处主任, 慈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副教授,慈济基金会发言人。曾荣获国际艾美奖及台湾金钟奖“最佳新闻节目”制作人暨主持人。
书香、茶香、咖啡香、人文香
静思书轩欢迎您的光临!
地址:杭州上城区大井巷20号
电话:0571-8657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