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与独处(下)

我投入慈善的18年当中,身处的环境——静思精舍有很多出家师父,他们实际上是没有个人独处空间的,都过着团体生活。当过兵的人应该知道,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你是透明的,你生活的一切言行举止别人都看得见,你自己在哪里?在你内心。所以越能够适应团队生活的人,内心空间越强大。在任何别人看到他的时候,他内心都不会出现沮丧,不会出现挫折、不会出现情绪,或过多的狂喜。只有能够好好控制自己心的人,才能够跟群体非常融洽和谐的相处在一起。所以,群体生活是训练自己内在的无形独处很好的机会。

独处可以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种方式。我一个人,我关起来,哪都不能去,这是独处。我静坐跟自己相处,我写作跟自己相处,这都是有形的独处。在群体中也可以独处,但这个独处是无形的。在无形中自己的心拥有并把握一个自我的空间,这空间,别人不会干扰你,别人也干扰不了你,这是无形的独处,也是最大的修行,是人最不容易达成的一种挑战。

西方有句话叫:leave me alone,不要来烦我,不要来干扰我,我要独处一下。但对于群居的人来说,他从早到晚,没有个人独处的空间,他的心怎么跟自己相处?所以群体修行的人,他的心都很强大,他会给自己的心中留一块看不见的独处空间,那是属于他的世界。

在群体中独处的人会有两种情况:一种表现为过度刚强,因为从早到晚别人都在看着我,他就常常要武装自己,这当然有点强迫自己,不自然,跟他人相处也就变得生硬。另外一种是人是能够恬适安然,很自在,他内心的空间很清楚,别人进不来,可是他又跟别人能够自然相处。

这种柔软、独处的无形空间,并不容易做到。怎么才能做到?爱,才是关键。爱可以让人在群体中,练习无形独处的智慧并获得能量。所以在群体中如果你时时有爱,你的心自然有一个独处的空间,是别人拿不走的,不管对方跟你是不是有好缘,不管别人对你有是否有好声色,你的爱不变,你的心就不乱,那个空间就永远在那里。

禅宗慧能大师说,「无念者,于念而无念」,就是我刚刚跟各位讲的,念头来了观照它,它不见了。证严上人教导我,念念为众生是无念。人不可能完全没念头,所以念念为众生,那就是无念。

我跟你在一起,我爱每一个人,所以我跟每个人都相处自在,我就不用武装一个自我的空间,哪怕这空间属于大家,因为我的爱跟大家融在一起。所以我们虽然做不到念念无念,但可以努力去做到念念为众生,没有自己的念,而是每一念都为众生。如果你跟群体相处,你每一刻都想到别人,你不用怕自己没有空间,你的空间无所不在,到处都是你。所以独处也是跟世界相融合的一个境界。


接下来分享一下我体悟的动中静。2002年,我从一个电视新闻主播投入了慈济。我的师父证严上人希望我放下商业新闻工作人员的角色投身慈善,投身一个净化人间的志业,我接受他这样的感召。这一投入18年过去了,除了这两年在牛津、剑桥、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以外,我都是分分秒秒在慈济的志业里面投入。我记得当年刚回到花莲,就碰上媒体对慈济的骨髓库进行这样那样的讨论:骨髓捐赠到底能不能落实到每个个案、能不能帮助到每个个案?虽然慈济做得非常好的,但有时候一个个案有一点争议,媒体就会聚焦那一个例外个案进行探讨。

当时我的师父证严上人,与林碧玉副总、王端正副总都希望我以一个资深新闻人、一个纪录片记者的身份,到全世界各地去采访骨髓移植,看看别的国家在政策与制度上做得怎么样,看看慈济做的如何,能够有怎样的提升与改进,用更大的格局来关照自身,这是三位长辈非常大的智慧。

当时我在台湾采访包括骨髓库创办过程,包括慈济的劝髓志工,包括志工怎样用心帮助捐髓者照顾他们的身体,因为捐髓也有风险,抽500C.C.的骨髓,志工怕捐髓者营养不够,所以用好的食材做各种美味营养的素食,来保养、帮助捐髓者能够很快恢复身体状态。劝捐髓很难,因为本身是有一点风险,尤其中国人的观念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会抗拒、恐惧。面对家属的反对,甚至生气,志工都需要好好的跟他们说明并取得理解。

2003年8月何日生教授与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爱德华·汤玛斯夫妇观看医治过的病患照片

采访期间我也看到很多感动故事。医生怎么帮助这些患者?捐髓者怎么无私的捐出骨髓抢救生命?我从台湾来到大陆访问医院的医生、志工、捐髓者、受髓者,看到的都是满满的爱。在美国、日本的骨髓库,看到许多血癌的病人,骨髓移植失败后往生了,家属不放弃就成立骨髓库,去劝捐髓,去帮助更多的病患,让爱再延续。他们超越了自我命运,所以,全世界的骨髓库都是病患的家属开始倡议并成立的,他们演奏了一曲又一曲爱的动人乐章。

我马不停蹄地访问在各国采访血癌病人,采访骨髓移植的医生、志工,也采访到诺贝尔奖得主—爱德华·汤玛斯博士。我和团队为了拍日出,每天四点多起床,拍到日落才回到下榻的地方休息,经常已经晚上十一二点,每天都是这么紧凑的行程。

我记得在德国采访的时候,住在一个优美的小镇—乌尔姆,那是德国骨髓库所在地。我和摄影师住在一个大爱之友的家,一个很典雅的乡村小别墅,我们同样还是早上4:00起来拍日出,那是生命的绽放,拍日落,拍生命的陨落。收工很晚才回到住处用餐,每天都大概11点多12点才休息,非常忙碌。

我以前让自己安静的方式就是读书,可是那四、五个月,我没有时间读书,也没有时间写作,我都在忙碌中奔走。就在乌尔姆的那一个晚上,11点多准备休息,我先把笔记本拿出来,规划下礼拜的行程,突然间,我感受到内心涌现的一股深切的、不可思议的喜悦和平静。那喜悦很深,那平静很空,好像世界的边界都不见了,很不可思议。

我不记得在这样的境界中有多久,当我又一回神,想起《六祖坛经》中慧能大师讲的义理:世人应于动中静。在动当中心能够静,我这不是动中静吗?我走访全世界骨髓移植,见证人间的爱,四五个月都在不停的奔波中,但是那一刻我感受到那么深的宁静,为什么?因为爱带给我宁静,我看了太多太多人间无私的大爱,所以我体会到,爱可以让人感受到真正的静、真正的定。与其定中静,不如在爱中、在慈悲利他的行动中得到定与静,这是我当时非常深刻的体会。
所以各位朋友,当你觉得心中有纷扰,你需要独处,可是环境不允许怎么办?我建议要发挥你的爱去爱人,去爱你身边的人,当你焦虑与挫折,找个人去关怀,找一个人真诚的去爱他,这个爱不是欲爱,不是爱的欲望,而是无私的、清静的爱,你去关心他、爱他,你会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

所以在慈济这样一个团体里面,我感受到的定静,并不是从静坐、冥想中得到,而是在爱的付出中、在利益他人的慈悲行动中得到很深的定静,就像我当年在德国乌尔姆一样。我见证到人间这么多的无私大爱,虽然行程这样匆忙、这样疲惫,但我非常的感动,这就是我提到的,人是在爱中得到静。

你在很气愤的时候思考,想的都是我怎么对付他,我怎么报复、发泄,可是当你心中有爱的时候,你的思考将完全不同。你会想我怎么谅解他,我怎么改变他,我怎么调整我自己,我怎么正面影响他,怎么宽恕他……面对一个情景,一个眼神,一个行动,不管对你不利或是有利,你能不能用爱去思考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所以只要你用爱去思考,结果一定是正面的,这里面包含了付出、给予、谅解、宽容、改变。你用一种憎恨去思考,一定是报复、打击、挫败等等负面的思维。爱让你有智慧的思考,这个爱必须是清净无染的爱。

所以,当你碰到挫折、碰到困难、碰到横逆,如果想要摆脱或是解决,你用爱的方法来思考,还是用自保的、自利的、自我欲望的角度来思考,结果完全不同。爱能够让你真正的静思,爱让你能够真正的与自己相处,哪怕在一个不能独处的环境里。因为爱,能够保有一个很好的自我心态,这个心态可以让你与他人相安无事,而且能够为他人带来幸福感,为他人带来生命的喜悦。

所以爱是关键,独处需要爱,静思也需要爱,许多伟大的人都是在爱的行动中锻炼。甘地经常3点多起床,跟自己相处。据说苏格拉底经常在来自一个更大力量的户外当中沉思。我想这不是诉诸高远,荣格曾说过,我们的自我意识,经常通向更高的集体潜意识。孟子也说,「志者,气之帅也」,你对生命有志气,对众生有使命、有爱,你的气就会很盛大而不衰,「吾善养我浩然之气」是用什么?用志。志,士之心,是为天下人能够努力付出的心,所以是大爱的心,会让自己的整个气场改变,融入一个更大的整体。

因为生命是一个整体,所谓的生命共同体也好,与地球共生息也好,它都是在告诉你,人类不是单独的存在,是跟更大的能量场结合,而爱,是跟这个世界结合最好的方法。所以弗洛姆说,逃离孤独的方法就是爱。不爱是种破坏,会把自我跟他人隔开,只有爱是融合最好的方法,就像孩子在小的时候,如果能有更多的拥抱和爱,他的成长就会更健康、坚强,可以获取更大的能量。


我们寻找独处,是因为我们需要增加爱的力量,我们如果因为爱而静思,我们的生命也会完整。其实人的心是能够拥有一切的。心是万能的,从佛教、道教等传统文化思维来说,都是这样说的。陶渊明曾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独处的时候,「结庐在人境」,没有车马的吵闹声,「问君何能尔」,而你怎么做得到呢?「心远地自偏」,所以心有一个自我非常独立、清静的空间,是外界不能干扰的,但是我们更希望这样的空间是跟世界融合,陶渊明是「身在境内。心在境外。」我们是希望「身在境内,心也在境内,但心依然平静。」这是因为能够用慈悲心跟更大的世界融合以后,所得到的一个更大的定静,这个就是要行动,是语言无法描述的。

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怎么样能够把这个入世间跟出世间的二分法打破呢?你们猜维摩诘居士怎么回答他?他没有讲话,默然不说。因为「我」跟「他」,我跟「自然」不分、不二,我们的融合不是用言语能说的,要靠行动,特别是爱的行动来实践。所以维摩诘居士默然,文殊菩萨就赞叹圣者,默然也。

真正的境界,不是言语能说,真正大我的存在,不是言语能说的,中国人讲的天地感应、天人合一,陶渊明的那首诗,讲得也很清楚,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突然看到大自然,看到山的气象,越来越美,在黄昏好美。飞鸟要回去了,此中有真意,这当中有很深的意义是什么呢?「欲辩已忘言」,所以圣者默然。小我跟大我的合一是言语无法说的,爱是用言语说不出来,是要靠行动体现。


所以我今天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独处的能力代表爱的能力。我曾经在一个很纷扰的场所里开会,有个朋友就突然盘腿静坐,这很奇怪,正在开会讨论为什么静坐呢?我问他说,你是不是常常这样?他说是,静坐让他很欢喜,当时我心中就想,那不静坐就不欢喜了吗?在讨论的时候,你突然静坐,为什么不能融入团体呢?好像有个纷扰的环境就立刻要自己独处,才能够安静,一动,就不静了呢?所以怎样才能动中静?爱、慈悲、利他。


我们要懂得独处,才能够爱;要能够爱,才能真正在群体中独处。你经常学会一个人独处,那是你自我独立爱的基础,但你要在群里也能够独处,因为你爱群体、你爱每一个人,这样能够帮助你圆融无碍,心无挂碍、无障碍。你用爱就能够得到内心的静定,有爱就能够有智慧的思维,最后回到一个形而上的更高层次,小我跟大我的天人合一,人我相忘、物我相忘,天人也相忘,这时候只有一种「默然」,什么叫不二、什么叫无分别,当下恍然。


最后还是归结这一点,真正人跟人的融合人跟自然的融合,是要靠行动来体现,我们用爱的行动,能够让人无入而不自得的自在独处,所以孔子才说,真正志於道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不管怎么横逆,守住道不改变,这就是真正的动中静,也是人对于自然、对于万物的一种慈悲、利他与大爱(下)。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