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有福报跟随在慈济创办人证严上人左右,见证了许多企业家在投入慈善工作之后,生命产生很大的蜕变。这些在慈济的慈善工作经验,启迪并深化了我对「善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看到企业家们在投入慈善之后,从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到以关怀他人为中心。从自利到利他;从追逐事业的不断扩张,到领悟对人群付出的重要性。
企业家们的投入慈善,不是为着虚名,而是他们真正感受到付出的喜悦,从无所求的付出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喜悦。这是驱使他们不断地、长期的投入慈善的关键。
我也注意到,企业家们的改变不只是投入慈善,更在经营事业的方针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开始将慈济的人文价值运用到事业里。特别是感恩的文化,他们对员工感恩,对家人感恩,对朋友伙伴感恩。
感恩心是证严上人所强调的核心理念,企业家们运用到事业中,成为人际和睦的重要关键。
老板与员工,员工与员工,有如家人之间的感恩心,让彼此成为一个有爱的大家庭。这是慈济所强调的,以爱为管理。
所以,企业家不是只有做慈善是善,从事企业也可以是善,企业创造员工与社会的福祉,创造环境的永续,这就是善。
企业力行利他精神是善。不管从事任何一种领域的事业,能利益万物、利益万民亦是善,这是我从慈善工作到善经济的心路历程与思想发展的线索。
李奥纳教授
2016年慈济举办的「第四届慈济论坛」,我邀请哈佛大学李奥纳教授来台湾发表专题演说,题目就是〈以信念为导,慈济作为企业管理的典范〉。
李奥纳教授在演讲中说明慈济慈善赈灾工作的成功,就是以信念为核心。慈济在全球赈灾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灾难的地点、模式、规模、损害、灾难之后灾区的救灾体系之效能如何,凡此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无法估计,无法预先计划,慈济人所秉持的就是「信念」——慈济人允诺在任何灾难发生之际,他们都愿意前往救援。这是为什么慈济在全球能获致巨大成功的原因。
李奥纳教授指出,当今的企业所面对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环境,其实和慈济赈灾所面对的是一样的情境。
全球性各种冲突无可预期,科技的发展无法预期,环境的变迁及其带来的灾害无法预先知道,这些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再详尽的预先计划、策略,一旦面对极具变动的环境都会失能,唯一能凭恃的是信念与企业体现的核心价值。企业必须确立核心价值,并且接受变动,才能创造永续发展的荣景。
这就是哈佛大学李奥纳教授所提出的价值信念为核心的企业,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李奥纳教授与何日生教授
善企业,就是以信念为核心,以价值为领导。
善经济,就是以利他为核心,以善的动机,善的方法,达到善的果实—利益万民、利益万物。
善经济的目标,是以利他达到全体人类物质的均富与繁荣,以利他达到自我与群体社会的和谐与生命的圆满。使人类社会达到人人「身体健康、物质丰饶、心灵洁净、祥和圆满」的理想世界。
善的动机、善的方法、达到善的结果,是善经济的核心思想。